《孤獨中的頌讚》(In Quiet Praise)

去年七月三日的教會崇拜中,在聖餐儀節裡,司琴姊妹選彈了Donald F. Callender的In Quiet Praise,其時靈裡深被感動,很想為此曲填上粵詞,後來在網上找了又找,卻找不著此曲到底有沒英文歌詞。奈何我從姊妹處借得曲譜後,卻捉不住靈感,後來又忙於搞堂慶話劇講座,一直沒法把歌詞填好,如此便過了大半年。今天,三月七日,感恩我終於把它完成,縱然總覺與最原初的靈感有所分別…

詞:海牛
曲:Donald F. Callender

在這孤獨時辰,前望多苦困,
四周昏暗混亂,未見指路燈。

讓我安靜身心,望與主親~近,
求在祂光~照裡,得恩賜憐憫!

  患難臨近!眼前有患難臨近!
  在我心萬樣疑問!渴望救恩!

  患難臨近,縱然有萬樣疑問,
  記念恩主必看顧,祂信實永恆!

在這安靜時辰,前望雖險困,
四周雖見混亂,亦欠指路燈,

但我心內安穩,為確知主相近,
行在祂光~照裡,享恩愛憐憫!

我心哪!頌讚主信實憐憫!

「安靜」還是「和諧」?

聖經和合本修訂版的新舊約全書終於面世,不少基督徒已開始為要重新背金句而「頭痕」!

有人以哥林多前書14:33:「因為上帝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來主張主日崇拜不該過於嘈吵,應以肅靜莊嚴為重,所以現代流行音樂,尤其是搖滾音樂實在不宜應用於敬拜聚會當中(有人甚至以毒物視之)。

海牛愛靜,愛聽古典多於搖滾音樂。但個人的偏愛或領受是一回事,上帝的話語卻不能因此而給扭曲。

只怪有些人讀經只讀一個版本,在引用經文立論和教導前又沒認真研究,常常把謬誤的道理當作是真理,累己累人兼負神。

「因為上帝不是叫人混亂,而是叫人和諧的上帝。」這是和合本修訂版對林前14:33較精準的翻譯。可見經文中根本不含安靜的意思。

海牛想,無論是安靜也好,熱鬧也好,只要敬拜的焦點是對準上帝,人在其中又能同心和睦專注便是了。當記念上帝是「叫人和諧的上帝」,肢體間的關係遠比敬拜的模式更為父上帝所看重。

白得之物

記得數年前的一次紐國之行,某主日跟老爸到奧克蘭東區浸信會參加崇拜時,聽到一位鄭姓的資深聖樂創作人證道,他以大衛不願以白得之物獻燔祭給耶和華上帝來教訓會眾應該尊重版權,不可以以侵權詩歌來敬拜,因為唱一些未有向版權持有人付版費的讚美詩便如同以白得之物獻祭一般,是上帝不喜悅的。我聽後啼笑皆非,如此解經,實在「強」得可以。但這位人兄終算是有頭有面有影響力,跟著的一個主日之崇拜中短歌敬拜的部份便給抽起了。

其實這「白得之物」四個字實在好使好用,順手拈來,甩掉上文下理,也可以帶出很多「道理」,除上述事例外,海牛也聽過其他的聖樂人引此四字說明詩班員在獻唱時必須付上代價練習,不能苟且。推而廣之,同一「道理」大可應用在所有事奉崗位上,無遠弗屆。然而,經文本身究竟說著一個什麼故事?「白得之物」有否字面以外之深層意義?我們能否單以此四字詞便說出一篇道來?

「白得之物」一詞,出自舊約聖經撒下24:24及代上21:24。事件背景乃大衛吩咐約押和民中的首領去數點以色列百姓,好讓他「知道他們的數目」(代上 21:2)。然而上帝「不喜悅這數點百姓的事,便降災給以色列人。」(代上21:7)經文本身沒有交代大衛此一行動何以惹怒上帝,只記載了大衛事後向上帝認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但從上文下理推敲,我們可以估計大衛干罪乃出於自驕,就是要炫耀自己的王權和軍力,渾忘了自己的成就全出自耶和華上帝,祂才是以色列的「主」和統治者。而此次獻祭,亦非恆常的祭祀,可說是為了向上帝「補飛」而作。大衛之所以不願以白得之物來獻祭,無非因為他有罪在身,不慾再濫用自己的王權,免得罪上加罪。

其實,若我們以上帝為萬物萬恩之本源,世上豈有一物不是我們「白得」的?物資固然是上帝白白厚賜我們的,各樣屬靈的恩賜亦然,就是我們所付出的能力和時間也不是來自上帝麼?這就叫我們這被造之物在全地的主面前無口可誇。

故此,人有天賦創作樂章詩歌,乃是上帝白白的恩賜,好叫上帝的名得讚美、主民得造就。我倒覺得此段記載,應用來勉勵基督徒創作人學效大衛「棄權」之舉,在情況許可下,盡量少收甚至不收「版權費」,讓主民得益,主名得榮。海牛並不是反對基督徒創作人收取創作之合理報酬,「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但也請不要胡亂引聖經來合理化那所謂其實是不知所謂的「知識產權」。

另外,若以此次特別的獻祭之記載,用來說明詩班員在獻唱時必須付上代價練習,不能苟且,就更是離開了經文本身含意太遠,借題發揮得離譜。相反,詩班員若以自己所得的歌唱恩賜自驕自傲,或是把自己所付上的練習代價看得過高,自以為自己比會眾更有光榮,更配得稱讚,那才是大患。

一切皆「白得」,一切皆恩典,一切皆恩賜,切忌自驕。

「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太10:8)

禮儀

過去的主日崇拜,靜芝博士的信息不知有多少人明白。

禮儀,背後當然有其豐富的神學意義,但年月過去,明白者自會愈來愈少。當參與的人,甚至是主領者都不能體會禮儀背後的含意,崇拜便失去了靈魂,徒具莊嚴瑰麗的軀殼。

兩條的出路:一是重申禮儀的神學意義,教導提醒會眾明白體會。二是把禮儀改革,按處境變化更新,令司事和參與者易於投入掌握,從而把專注力重新集中在敬拜的對象──上帝,而非禮儀的每個細節上。

我們的教會走著一條什麼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