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犧牲節早上,與內子去了北宣做禮拜,不料來到這裡,也逃不過新普頌的夢魘…
似乎這一本垃圾歌書的「普」及程度,與其禍延之廣,已超出了我的估算範圍。
既是這樣,不如認真寫些東西來破解它吧。
由於舊新兩版普天頌讚的詩選,多是翻譯詩歌,而許多慣常唱普頌的會眾都普遍地發覺在歌詞的翻譯上存在著強烈的新不如舊之感。故此,我寫的大抵只會集中把舊新兩版(即黃永熙版vs譚靜芝版)的用字作比較,而不會太過著墨於粵韻協音的問題,更不會談論許多司琴都關注的和弦問題。
那就不如由頭說起吧!
新普天頌讚第一首是《聖哉三一》(Holy, Holy, Holy! Lord God Almighty)。新普頌版本的第一節歌詞是這樣的:
聖哉,聖哉,聖哉!全權大主宰!
清晨我眾歌聲,穿雲上達天庭;
聖哉,聖哉,聖哉!慈悲全能主宰,
聖父、子、聖靈、榮歸三一神。
試比較舊版:
聖哉,聖哉,聖哉!全權大主宰!
清晨我眾歌聲,穿雲上達天庭;
聖哉,聖哉,聖哉﹗慈悲全能主宰,
父子與聖靈,榮歸三一神。
新版在此節(也出現在第四節)唯一的改動,也是最要命的改動,就是英文原詞God in three persons的那一句。先看舊版本:「父子與聖靈」。按「父、子、聖靈」(和合本聖經)或「父子聖靈」(新譯本聖經)這詞組乃出自聖經馬太福音28章19節,而天主教思高聖經把中間的「及」字也譯了出來:「父及子及聖神」。那即是說,大概舊版普頌的譯詞,其實是以信眾熟知的這一節聖經為典的。不過,新版普頌的譯詞,卻刪去了舊版的「與」字,改而在「父」之前加一「聖」字,卻因音節問題,「子」卻未能同樣冠以「聖」,所以變成不倫不類的「聖父、子、聖靈」,唱起來給人的感覺,就像三位中唯有「子」不夠聖。要知道,神職人員或信眾若提三一神的三個位格,一般都會以馬太福音上述那節經文的詞組說出,或有稍認真點的,會把三個位格同時冠「聖」,即作「聖父、聖子、聖靈」,而從不會像新普頌般處理。三一神論,是主流基督信仰的核心信條,而聖子耶穌的神性,更是重中之重。新普頌如此這般無端的改動,究竟所為何事?我只能說,這大概反映了主編者看待聖經和神學有多(不)認真。(難為譚博士還常常在自吹自擂說新普頌這本垃圾歌書在修訂用字方面,在神學上做了幾多工夫!)
此歌的新普頌版本,有另一處較小的問題(較小,只因不像前段所論的涉及核心信條),就是把舊版第三節的「黑暗罪深重」改成「黑暗雖深濃」。在英文原詞中確有兩個though字是舊版普頌沒有翻出來的(Though the darkness hide thee, though the eye made blind by sin thy glory may not see…)。然而,就算小學生也知道,在現代中文文法裡,若前句用「雖」,後句應以「不過」或「但是」等來呼應之,才能叫意思完整明白,新普頌卻是譯「雖」了,「不過」消失了。反而,因顧此失彼,把原詞中的sin,即舊版本的「罪」,省去了。至於黑暗可以如何「濃」(黑髮乎?),也是教人摸不著頭腦,真要請教一下(滿頭白髮的)譚大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