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再不乖乖地讀書,我就送你進柏高仔唸的那間補習社,讓那裡的老師像教訓柏高仔那樣好好的教訓你,。」太太曾不只一次這樣的恫嚇曉祈。
柏高仔唸的那間補習社正是日前東區裁判法院審理的那宗補習社女教師體罰九歲女學生的案件所涉案的「雋昇教育中心」。亦即是說,這宗案件並非單一的個別事件,體罰學生向來就是那所補習社慣常的”practice”。據聞柏高仔的媽媽也是因為這點才把「頑劣」的兒子送去那兒補習。海牛心想,若非今次那位姓蔡的女教師出手過重,以至給受害女生的同學發現,根本就不會有人把事情「揚開」,因為「體罰」對於一眾為子女報讀該補習社的家長而言,正是它的「賣點」,試問又有誰會「踢爆」?
其實,不少家長仍認為適當程度的體罰,對於子女的管教是必須的,所謂「打者愛也」、「愛之深,責之切」。但另一方面,卻有愈來愈多人以為體罰是舊時封建社會家長專制的遺物,不應在今天這個講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文明社會再復存在,取而代之,該是對子女的「溝通與關懷」。
若問海牛的立場,遲些繼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