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情」,當香港人為鄰近地區的天災大力捐輸救災時,傳媒總愛用類似的字眼誇讚一下香港人的慷慨。但想深一層,這樣的用語正是反過來說明香港人給人一貫的印象都是冷酷無情,對周遭事物漠不關心的。香港人肯捐錢未必代表其「有情」,正如聖經中使徒保羅所言,施捨賙濟也未必等同有愛心。
君不見我們在世貿會議這課題上關心的只是示威人士(尤其那些來自南韓的農民,有媒體甚至以「狂農」來稱呼他們)有沒搞亂社會秩序、如何衝擊警方防線、會否破壞公共設施或商舖等等。有多少人會明白或試圖去明白這些示威人士背後的理念和其對世貿的敵/恨意之緣由呢?
我們多數只從政府或媒體接收到單方面的信息:世貿代表了自由貿易,而香港一向賴此在國際社會立足,所以世貿會議的成果對香港市民大眾都是有利的,因此但凡抗議或企圖搞垮世貿會議的活動和組識都要加以防範,甚至不惜把這些組織或相關人士抹黑為暴徒。會議開幕前,曾俊華局長就說過若會議取得成果,便有助過億的人口脫貧云云這些風涼話。他卻沒有說穿造成這過億甚至更多的人口失去生計的正是世貿鼓吹的所謂自由貿易(卻是不公平貿易)的惡果。當我們設身處地感受一下那些南韓農民的悲痛,我們是否仍會認為他們的行為「過激」呢?現在情況就好比對著一個全家給你害死的人勸說,叫他要對你平和一點、「有事坐下好商量」般荒唐!
引用一下我前陣子在約書亞的留言版問過的問題:究竟怎樣的行動才算是激烈的表態?表態的強度與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有關係嗎?我們不願看見激烈的表態是否只因我們把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看輕了,而並非表態者「過」激?